11月27日,由中國糧食行業協會和國際糧食貿易聯盟共同主辦的世界糧食貿易論壇在北京舉行。期間來自世界多個國家,糧食行業相關組織和企業,和外方代表以及國內大型糧油集團負責人等共話國際糧食貿易新趨勢,就全球糧食資源配置、糧食主產國供需形勢、協會國際合作等問題展開了深入討論。
論壇結束后,中國糧食行業協會會長、中糧集團總裁于旭波就協會促進國際糧食貿易交流合作、世界糧食貿易的作用和發展趨勢等相關問題接受了媒體的采訪。
中國糧食行業協會在推動國際糧食貿易交流合作方面能發揮什么樣的作用?
于旭波:我簡單介紹一下中國糧食行業協會的情況。中國糧食行業協會是中國最大的糧食行業組織,現有會員單位2500多家,由糧食的收購、倉儲、加工、物流、貿易等領域的骨干企業構成,主要發揮企業與政府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履行服務職責,加強行業自律和誠信建設,為保障糧食安全做出貢獻。
中國糧食行業協會自2006年加入國際糧食貿易聯盟以來,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包括組團參加國際展覽會、貿易洽談會、帶隊到國外進行培訓和技術交流,舉辦國際糧食貿易論壇等。在中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背景下,我們將更加積極參與國際糧食行業組織的活動,發揮好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為促進國際糧食貿易可持續發展,及國際同行間的交流與合作,貢獻我們的力量。
本次世界糧食貿易論壇取得了哪些成果?
于旭波:剛剛結束的世界糧食貿易論壇我認為成果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來自全球主要糧食生產國的行業專家以及相關人士對全球糧食市場趨勢做了深入的解讀、分析,為參會人員提供了解國際市場的窗口。
二是中國糧食行業協會主動為會員提供信息服務,拓寬會員企業了解國際市場的渠道,更好地發揮協會服務會員企業的作用。
三是加強了各國糧食行業以及協會的交流,提供了一個平臺,讓我國糧食行業深入了解世界,世界糧食行業也深入了解我國,為下一步各國糧食行業之間的合作奠定了基礎。
世界糧食貿易對于維護糧食安全有什么重要作用?
于旭波:眾所周知,糧食是人類生存之本,確保糧食安全是事關人類生存的共同話題。糧食的生產需要土地和淡水資源,但全球土地和淡水資源分布與全球人口分布結構存在顯著的不一致。所以通過全球貿易,實現全球資源和人口的匹配就是必然的經濟規律。暢通的世界糧食貿易對維護世界糧食安全、促進各國農業繁榮與發展、提高人民生活的水平和質量,有著無可替代的重要意義。
當前的世界糧食貿易出現了哪些新情況?
于旭波:當前世界糧食貿易當中,機遇和挑戰并存。包括如何科學預測糧食貿易發展趨勢,降低市場風險,穩定糧食價格,完善糧食貿易基礎建設,都是世界糧食產業面臨的新機遇與新挑戰。
近年來,世界糧食貿易在數量、價格、結構、格局和體制等方面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比如隨著消費結構的變化,肉類需求持續增長,飼料原料構成日益多元化;再比如糧食價格也日益被賦予了金融屬性,貿易主體之間的聯系也日益緊密,這些都是當前面臨的新情況。因此如何加強全球糧食貿易之間的交流合作,是各國糧食行業所思考與期盼的。所以本次論壇的舉辦也是為了回應這種期盼,提供交流的平臺,共同應對糧食貿易的新變化。
具體到中國來講,糧食貿易對我國的糧食安全能夠產生哪些積極的影響?
于旭波: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中國在世界糧食貿易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們用不到世界1/10的耕地生產了世界1/4的糧食,養活了世界近1/5的人口,這是對世界糧食安全的重大貢獻。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國經濟發展和城鎮化水平持續提高,消費者從“吃飽”向“吃好”轉變,食物消費結構持續升級,中國部分農產品出現較大的供求缺口,需要通過國際貿易來解決。
在2011年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農產品進口國,據統計,2017年中國進口各類農產品超過1.5億噸,在世界糧食市場地位舉足輕重。中國堅持立足國內、谷物基本自給的糧食政策,可以有效保障中國谷物市場的基本穩定,對全球糧食安全是巨大的貢獻,但中國資源稟賦決定依靠本國資源難以解決全部農產品和食品需求,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是解決中國糧食問題的必然選擇。未來隨著需求增長,進口仍將繼續增加,將為世界糧食貿易注入持久動力,提供巨大市場,中國與世界的聯系將更趨緊密。
申請入會
重點企業調查
糧油展
會員查詢
放心糧油申報
誠信企業申報
培訓會議報名
意見征集
會長信箱